Afidus ATL800、200S  4K縮時攝影機,工程縮時攝影、brinno bcc2000 tlc2020 tlc2000 bcc200 bcc100 縮時攝影機 ,工程紀錄 ,空拍, 工地攝影, 公共工程
Afidus ATL200S縮時攝影機,工程縮時攝影、brinno bcc2000 tlc2020 tlc2000 bcc200 bcc100 縮時攝影機 ,工程紀錄 ,空拍, 工地攝影, 公共工程

🏗 歷年Afidus拍攝國家工程金質獎、卓越獎、優質獎之工程影片

年度 / 工程名稱 獎項 /參賽
2025 米粉坑溪周邊排水改善工程 參賽工程
2025 新店溪溪洲公園水環境改善工程 參賽工程
2025 淡水河金色水岸門戶改善工程 參賽工程
2025 新北市快樂公園第3期闢建工程 參賽金質獎
2025 新北市土城12公尺計畫道路工程 參賽金質獎
2025 花蓮港17-25碼頭震災修復工程 參賽金質獎
2025 桃園機場西側污水處理廠工程 參賽金質獎
2024 文化、豐年及同德公園景觀工程 臺北市卓越獎
2023 交通部觀光局國聖埔舊營舍改造 國家建設獎
2023 台中市觀光局環山獵人登山步道 國家金質獎
2023 桃園市舊司法園區人本環境工程 金質獎,金品獎
2023 台北市成美長壽陸橋電梯工程 台北市卓越獎
2022 安澤建設大業鴻圖科技廠辦 建築金質獎
2022 桃園市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 國家金質獎
2022 台北市美堤河濱公園整建工程 卓越獎,金質獎
2022 桃園市圖書館復旦分館新建工程 金品獎
2022 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 金品獎
2021 新北市樹林河濱公園水環境工程 優質獎,金質獎
2020 新北市十三行文化公園遊戲場 金質獎,優質獎
2020 台北市南港公園更新工程 卓越獎
2020 台灣中油台北北新路加油站改建 經濟部優質獎
2019 台北市華山大草原遊戲場工程 國家金質獎

縮時攝影Time Lapse:北美館 X-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建築營造地景藝術TFAM museum X-site Landscape of the Boundary)





在筆者於上半年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地景藝術縮時攝影工程"網誌中曾拍攝這個專案的六組Brinno縮時攝影機TLC200 Pro的架設過程影片,這個展覽時間已過(2014/04/12 - 2014/06/29),但拍攝下來縮時攝影資料繁多,

的確需要一段時間整理與後製,最近終於鼓起勇氣抽出時間於年底結案此"年度大作"。




上半年"邊緣地景"接近完工階段






蘇富源建築師使用BrinnoTLC200 Pro作為工程過程的縮時設備










晚會展演的燈光魅力四射-1






晚會展演的燈光魅力四射-2




本片的背景故事很精彩一定要參閱(資料來源: 北美館網站)



  • 創作者:陳宣誠+任大賢+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

  • 執行團隊:陳冠帆、王國信、吳緯鴻、郭振銓、

  • 朱亭璇、鍾孟穎、余敏慈、中原大學建築系


2014臺北市立美術館首次舉辦「X-site」地景裝置計畫,這項融合建築裝置與當代藝術的計畫,將於每年春天,針對北美館正門廣場,設置一件臨時性的公共活動地景,展期持續三個月,大眾將目睹一個全新面貌的美術館廣場。

本計畫呼應全球關注之環境永續經營、環保等議題,鼓勵低碳、再利用、減量等構築概念;評選的另一重點為鼓勵創新工法與探討城市公共空間議題;第三是對於裝置基地的圓山文化資產地帶及城市博物館聚落內的美術館周邊環境提出一個適切的觀察並反應於作品上。美術館期望這個計畫能激發更多人對於建築的未來想像,及每年藉由不同團隊的創意思考,有助於推動建築藝術做為城市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2014計有29個團隊參加,選出10組入圍者,最後產生獲選團隊。

2014獲選作品『邊緣地景』,創作團隊陳宣誠+任大賢+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C.J.S Architecture-Art Studio),選用竹鷹架做為裝置呈現的概念原型,透過竹子反覆垂直水平的線性構築,將原本是早期台灣建築生產系統中輔助的臨時性構造物、大型廣告招牌及蚵寮的主要結構元素進行再重組,轉化爲觸動身體感覺的構築系統。整個計畫透過在地性濃烈的格狀竹子林、環場步道與金屬線性扶手等三大組裝部分,共構成一個容納感覺發生的場域,呈顯如鷹架城市般的巨大氛圍。

『邊緣地景』的鷹架概念,由大量孟宗竹與桂竹交錯形成,面積約等同本館入口挑高大廳1:1的尺寸並與北美館建築聯結。竹子獨特的材料韌性,當有作用力發生在竹構材上時,其動能立刻相互傳遞,人如同走在現實與潛在之間的夢遊者,進行一場空間體驗。竹子也因時間產生本質上的變化,顏色由綠逐漸轉為黃褐色的視覺感,整體裝置如同一自然地景,從開始到結束不斷關照大地的變化本質,記錄著時序的變化。

C.J.S團隊自行實驗開放性的竹材接合方式,捨棄一般畫完圖委由營造場施工的方式,從搬運、加工、焊接、組裝,以近乎工廠操作、游擊作戰的方式,帶領約100位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在數個星期的工作期限內與機器、竹材共處,從體會竹材的視覺感受開始,了解自然竹材所具備的時間性與生命力,透過手做實踐,在新世代年輕建築師身上延續關於建築教育的重新思考;建築如何被傳承與學習也展現在這次『邊緣地景』的創作團隊理念,對參與此計畫的執行團隊及所有觀眾而言,這是一個多方對話的開始。






X-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



----------------------------------------------------------------------------------------------------------------------



一鏡定江山,多鏡寫故事!



3穩宣言: 穩定架設+穩定維護=穩定高水準影片



只要第一,不要第二;建築營造工程縮時攝影專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