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士(中)與林博士(左)都對筆者服務與推薦的解決方案感到讚許 |
2/12拜訪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該單位像筆者購置幾套Brinno TLC200 Pro套餐與商品教育訓練,目的分別在綠島拍攝月落軌道的變化
(筆者推論可能會與綠島潮汐變化與該單位先前研究生態資訊做些比對與統計)與預計希望在蘭嶼觀測水下生態(目前筆者仍在協助規畫最佳水下防水方案);
關於綠島拍攝月落軌道的變化目的,筆者提供過去筆者拍攝月亮軌道的代表作2014新月中秋縮時攝影, 樂夜樂美! 以此片祝福朋友,給該單位幾位學者觀看其效果表現,表示對該設備其夜間畫質的讚許! 決定立刻當天購買了筆者服務。
或許讀者會問,在綠島上架設後如何防竊? 筆者也提供兩個解決方案給該單位參考:
至於拍攝成果,筆者會與研究員及博士們保持聯繫,請讀者們持續鎖定"本頻道"。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員-野澤洋耕與兩位博士聽完筆者說明共同討論應用實務 |
|
1. 遺傳多樣性及演化基因體研究
我們仍將以台灣與南中國海的兩種珊瑚、大果蠅和黃果蠅種群、東亞的泥鰍、台灣特有的瀕危柏科與台東蘇鐵植物、及亞洲秋海棠屬植物為材料,利用粒線體序列、核介入子、葉綠體、細胞核基因序列、與微衛星基因座分子等遺傳標誌,探討他們生態型間的遺傳變異、族群遺傳與種化,以強化未來對這些物種的遺傳及親緣關係的暸解和保育。此外,將從基因體的角度,針對生殖、求偶行為、物種辨識與性別專一性的相關基因,篩選造成兩種果蠅種化的驅動因子;選殖柏科萜類生合成基因家族,以探討其功能多樣性、應用潛能與演化;研究種子植物粒線體基因組的多樣性與演化;建立台灣土壤微生物物種基因庫 (gene library),藉以判定土壤樣品中微生物族群的物種組成結構。除了有助於開發有潛力的微生物資源之外,更可應用基因庫易於比對的特性,評估長期環境變遷對於土壤微生物相的影響。
2. 台灣生物相之系統分類
中心除配合現有研究人員之專長繼續推動植物、昆蟲、魚類、貝類、甲殼類、多毛類、鳥類等之分類研究工作外,亦將協助國內振興動、植物及微生物之分類工作,譬如推動台灣「生命條碼」(Barcode of Life)資料庫之建立及其應用、台灣野生動物冷凍遺傳物質之保存、台灣生物資源之普查、瀕危或已滅絕物種名錄之清查與建立(紅皮書)及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之建立與國家資訊網之整合,包括物種名錄、生物誌之編撰、標本時空分布等相關資訊,可供各項應用研究之基石。此外,亦將與中國大陸、菲律賓、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鄰近國家合作,一方面協助該國提升其分類學基礎研究能力,二方面亦可藉由合作探勘之機會,採集及發表當地之世界新種,並對東亞區域內生物多樣性分布模式與形成機制有所了解。
台灣與中國大陸秋海棠的系統分類及地理親緣、魚卵及深海魚之魚類系統分類及親緣關係等為近期內將積極投入的工作。未來希望能再增加真菌、微生物、昆蟲、低等無脊椎動物之分類人才。他們除具分類之專才外,亦可從事該類群生物之生態、演化及保育之研究。這些人才也是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的營運發展的主要骨幹。
3. 台灣陸域及淡水生態系研究
涵蓋森林、湖泊、溪流、河口、溼地等自然生態系之研究。重點在於釐清生態系中植物-動物-土壤微生物物種的組成和角色之相互關係,並進而建立生態系能量及物質之循環模式。
藉鴛鴦湖自然保留區長期研究檜木林動、植物之組成結構與環境變化之關係。著重研究酸性環境下營養鹽在土壤及水域的動態及植物利用營養鹽的情形及從食物鏈到生態系之組成與變遷。分析土壤內和水域藻類之磷組成和含量,以了解檜木林生態系的磷鹽角色。研究鴛鴦湖生態系中陸域優勢植物對營養鹽的利用情形和生理,並探討硫的地化組成與動態。並特別研究檜木之適應與生長生理,雲霧提供營養鹽之角色、鴛鴦湖之酸化與陸域生態系關係。特別著重營養鹽的循環關係及附生植物在其間的角色定位。此外並監測環境污染和颱風等干擾因子對生態系之影響。目前藉GLEON之 Eco-Grid國際計畫與美國合作,建立遙測及監測資料之自動傳輸系統,研究環境干擾及生態系的恢復,獲致一些極寶貴的資料。
4. 海洋生態系研究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廣大的沿岸海域。這片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不過也受到人為遊憩活動、都市及海岸的開發、漁業活動、廢水污染的衝擊。「海洋生態多樣性類型與其形成機制的研究」將探討區域內生態過程如何反應在生物群聚結構與物種的分布上,並且藉由種間競爭、干擾、族群添入等主題來分析比較不同物種間的共存機制;「生態系模式建構」與「長期生態研究」進一步根據海域營養階層結構及生物種的變動,來推估生態系長期變遷的趨勢,以作為環境監測的指標以及提供預警的功能。所研究的範圍包括珊瑚礁、河口及岩礁等等不同生態系。所得成果將廣泛應用於生態資源保育與資源永續利用上(包括棲地復育、海洋保護區的劃設以及生態旅遊的推展)。目前墾丁海域已加入國際生態網格(EcoGrid)之CREON之合作計畫,與美國等其他珊瑚礁測站建立水質及即時數位監測系統(Sensor net)及連網,分享資料庫並作對照,此將有利於釐清長短期海域變遷之機制、保護區管理與人工魚礁之效果之釐清等。此外,東沙、綠島及蘭嶼之珊瑚亦受全球變遷、過漁及遊憩壓力之影響而有減損的現象,亦需建立長期監測測站並研究可能復育之方法。
5. 西太平洋海洋生物地理親緣研究
本研究計畫延續93年結束之院主題計畫「西太平洋生物地理親緣研究」,進一步將研究主力集中在探討海洋生物遺傳多樣性。包括以分子遺傳的方法探討魚類、造礁珊瑚、多毛類、三棘鱟與椰子蟹,並將目標鎖定探討南中國海生物族群與台灣島之間的遺傳連通性。進一步瞭解台灣島海洋生物物種多樣性的起源和證明中繼跳島的假說,同時對各項多樣性保育的策略(如海洋保護區的設置)可以提出學術上有力的佐證。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發表,但仍有待作更多族群及更深入之研究。
6. 台灣物種資料庫之建立及整合
物種之保育與永續利用必須先要建立完善的物種資料庫,包括其分類、生態、標本、分布、文獻及其生物學之圖文資料。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目前亦正整合全球專家或研究計畫,如全球物種名錄(Species 2000)及全球生命大百科(EOL)等。台灣是GBIF的成員,且物種多樣性甚為豐富,特有種比例甚高,故建立台灣本土之物種資料庫是台灣無可旁貸之責任。鑑於此,中心將挑負起整合建構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責任,建立維護國家窗口網站,成為國內生物多樣性資訊交換之中心,也期望未來能成為亞太及國外地區生物多樣性資訊交換中心。此外,中心不但已正式加入生命條碼之國際合作計畫,舉辦第二屆國際生命條碼大會,並將積極投入魚類和海洋無脊椎等之建立條碼及建立資料庫,並優先應用在本地之海域生態影響評估,魚卵、仔稚魚鑑定、入侵種防治、水產品輸出入管理、魚類生活史、資源動態評估及永續利用方面。
7. 生物多樣性之保育及永續利用
生物多樣性之保育涵蓋現存生物體變異性的保存,及受威脅生物體變異性的復育;生物體變異性有基因、個體、族群、群聚、生態系及地景等層次。保育生物多樣性的目的,在於確保人類世世代代永續利用的可能性。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相關的學門包括生物相關的領域,如生態、演化,以及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學門如經濟、社會、教育、文化、倫理與美學等。
生物多樣性之保育可以分為物種保育及棲地保育兩大部分。物種保育可以由「物種的生存需求」、「入侵種之監測管制與防治」、「物種的妥善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育之傳統智慧」、「生物多樣性經營管理策略」等角度切入。棲地保存是保存活生物體變異性最有效的方式;台灣的棲地包括深海、近岸、海岸、河口到陸域的溪河、平原至高山地區所有的水域、濕地、草原、農田、森林、及裸露地等不同地景,此部分研究可以由「棲地承載力」、「棲地多樣性」、「棲地之生態功能」、「保護區劃設」等角度著手。
為執行上述研究重點計畫,中心希望在未來五年內能再聘請8至10位新的研究人員,3位研究技術人員;其中98-99年希能增聘以微生物、植物、昆蟲及低等無脊椎動物為主之3-4位研究人員,2位資訊技術之人力。希望在未來中心新大樓落成啟用後,中心即可在人員及空間皆備之情況下,飛躍進展。
---------------------------------------------------------------------------------------------------------------------